News
听建筑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如何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献计献策
来源: | 作者:pmoe9b363 | 发布时间: 2023-03-01 | 449 次浏览 | 分享到:

让城市“向绿而行”!上海市人大代表建言为绿色建筑立法

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人大代表许丽萍来一份关于加快制定《上海市绿色建筑条例》的议案。

许丽萍表示,目前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不断优化建筑功能,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碳排放,推进生态宜居建筑群的建设,已成为主流趋势。建筑业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转型发展驱动建筑能耗需求刚性显著,绿色建筑是城市绿色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建筑业发展带来的环境与资源压力也与日俱增:建筑在建造过程中消耗大量材料资源;在长期运行中消耗大量电能与水资源,并排放废气及污水;在建造、更新或撤除过程中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不足;建筑材料与装修材料不当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上海是国内绿色建筑的发源地,绿色建筑技术研发与实践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创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示范工程,积累了实践经验。但是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上海市现行地方法需要整合与完善, 面临的瓶颈问题亟待通过地方立法去破解。许丽萍表示,2010年颁布实施的《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是本市**针对建筑节能的地方法,对推动本市建筑节能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鉴于目前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的内涵已外延,即从单体建筑节能延伸到区域化的绿色生态,绿色建筑在生态理念、规模范畴、技术集成、全生命周期、全产业、建设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外,随着建筑节能工作深入推进,其工作重点也由之前的建筑节能标准执行与节能改造逐渐转变为节能运行,尤其随着市能耗监测平台建立与功能完善,建筑定额标准的实施,加强运营阶段节能管理以及建筑终端用能控制与引导成为必然趋势。而这部分内容现有的《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涉及甚少,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推进绿色建筑的法律需求。

 

而政府颁布实施的《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上海绿色建筑管理办法》,属于政府规章,其法律效应远不及地方法律,因此许丽萍建议整合并完善现有地方法,即在《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的基础上,拓展绿色建筑体系相关内容,进一步明晰推动绿色建筑的各方责任,特别是实施绿色建筑的强制性要求与引导性政策。

 

同时,绿色建筑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亟需法律提供制度保障,督促产业健康发展。如绿色建筑涉及规划、建设、城市管理诸多行政领域,其统筹性要求高,目前系统性的协同机制有待完善;开商、设计机构的绿色建筑责任边界尚不十分明晰,伪绿色/贴标签的行为时有发生等这些都需要建立法律体系,明晰政府各部门、产业各主体的法律责任,督促各环节有效运转,促进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真正实现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许丽萍说。

 

 

河北|左克永委员建议:加大绿色建材在项目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显著提升。近年来,河北省大力推进城乡建设全过程绿色化,扎实推进建筑领域双碳工作。省政协委员、河北省绿色产业协会会长左克永建议,应建立绿色建材目录,规范绿色建材采购,落实资金支持政策,加强培训宣传,加大绿色建材在项目中的应用。

 

左克永委员介绍,目前,河北逐步提高了城镇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占比,推动绿色建材在新建建筑中的应用。按照有关规划,到2025年河北省新建星级绿色建筑占当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50%以上,累计建设近零能耗建筑面积约1340万平方米。要如期实现规划目标,河北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左克永委员建议,建立绿色建材目录,获得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的建材产品,均可直接列入目录内,摸查全省建材行业现状,推动符合要求的建材产品进入目录,鼓励建材产品进行绿色建材产品认证;采购方要将满足有关绿色建材方面的规定作为实质性条件,直接采购或要求承包单位使用符合规定的绿色建材产品;将绿色产品认证工作等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落实相关财政激励政策,安排落实财政资金;积极开展绿色建材工作培训,聘请研究机构、专家指导开展绿色建材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建筑品质,促进绿色建材产业健康发展。

 

 

山东|张玉爱:打造绿色低碳智慧工地 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山东省将大力深化基础设施 七网行动。其中,在机场方面抓好聊城、潍坊、威海、淄博、滨州等机场前期工作,在航运方面推进京杭运河主航道枣庄段升级改造和大清河通航工程以及小清河全线复航。

 

作为淄博市的一名建筑从业者,首次参加省两会的省人大代表、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玉爱,在看到上述内容时深有感触。

 

先进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地域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强市强省综合实力的体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后五年,山东省将加快塑成新旧动能转换优势,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推进数字强省、智慧山东建设。张玉爱认为,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建筑业势必走向智能化,在建筑领域实现工赋山东

 

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重点工作,张玉爱表示,接下来,他们将以信息化、数字化为引领,积极推进各类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打造绿色低碳智慧工地,不断提升项目综合管理水平,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以更好的工程品质,更高的施工效率,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助力淄博市实现“3510”城市发展目标以及强富美优的城市愿景,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贡献力量。

 

 

四川|陈勇:建议在高烈度地震区推广使用装配式钢木结构

四川省政协委员、中建西南院董事长陈勇接受采访时表示,四川地处多个地震带,长期以来地震多发频发,特别是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以及近期的泸定地震等,震级高、烈度大,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同时也对建筑的抗震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他建议在高烈度地震区推广使用装配式钢木结构建筑。

 

相较传统建筑

钢木结构房屋抗震性更好

 

钢木结构房屋重量约为传统房屋的五分之一,可以大大降低受到的地震作用,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且由于主体结构为钢材,抗震性能好,因此特别适宜在地震多发地区和高烈度地区应用。

 

抗震模拟试验表明,低层预制装配式钢框架结构地震时损坏轻微,而传统建筑在同等地震条件下则损坏严重。

 

在房屋围护墙体方面,钢结构与墙板通常是采用螺栓连接,可以在吸收和消耗地震输入能量的同时保持房屋稳固安全,同时墙板完好。

 

灾后重建的时间极其宝贵。陈勇告诉记者,钢木结构装配式建筑可采用工厂制作、现场安装的方式,具有制作精度高、周期短,安装便捷高效等优点,可尽量规避灾后重建中余震不断、能源紧缺等不利因素,以*快速度提供庇护。

 

而且钢木结构装配式建筑用钢量较少,易于拆卸,可回收利用,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

 

使用寿命长、保温性高

是更宽敞舒适的居住空间

 

寿命长是其中很大一个优点。记者了解到,轻钢房屋结构全部采用冷弯薄壁钢构件体系组成,钢骨采用超级防腐材料制造,能有效避免锈蚀,增加使用寿命。

 

装配式钢木结构还有保温性高、隔音效果好、舒适性高、平面布置灵活等优点。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宽敞舒适的居住生活空间。

 

据悉,轻钢结构是以轻钢龙骨为主,使用的材料100%是钢材,各部材之间用螺钉和钉子连接,不使用任何粘合剂,更为环保。

 

值得一提的是,90%的材料都可以回收再利用,真正做到绿色无污染。

 

陈勇说道,发展轻钢房屋,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对建筑业实现双碳战略的转型升级也有极大促进作用,可形成新的建筑业亮点。

 

 

沈阳市人大代表刘庆东建议 推动城市更新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城市更新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沈阳市正处于大力推动城市更新的发展新阶段,作为曾经的装配式全国首批试点城市,沈阳有了十几年的装配式新建建筑发展经验,随着新建建筑逐渐减少,既有建筑升级改造需求的不断提升,如何提升城市更新大的行业环境下既有建筑升级改造的品质和建造方式是目前沈阳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命题。沈阳市人大代表、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创新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庆东为沈阳城市更新建言献策,他带来了《关于推动城市更新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建议》。
    刘庆东认为,把装配化建造方式用于既有建筑的升级改造建设中,城市更新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是推动城市更新高品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谈到采用装配化建造方式升级既有建筑的优势时,刘庆东从多个角度给出专业见解。刘庆东认为,在新型建筑工业化中以装配化建造为载体,统筹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健康建筑内涵,系统提升建筑宜居、舒适、节能、环保的全方位建筑品质。通过量化绿建星级指标、节能指标、健康星级指标以及装配式建造等级等各项指标把握建筑综合品质目标,实现既有建筑系统品质提升。

 

建议通过装配化建造可以极大的提升效率和质量,实现冬季施工。通过部品部件全面工厂化生产、装配化安装全面提升建造效率,提高升级改造质量,整个建造过程彻底摆脱湿作业,摆脱地域季节性气候限制,实现冬季施工。

 

通过数字化集成设计和EPC建造实现精细化升级改造。通过对既有建筑的**数字化改造设计,在三维模型空间内汇总落实建筑八大系统各要素,协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矛盾,实现整个建筑综合效益的*优化,再通过EPC的建造模式*大程度还原**设计效果,通过设计施工一体化,保证升级改造目标的高标准完成。

 

通过装配式和BIPV结合实现建筑节能减排。利用城市广大的既有建筑屋面和墙面的光伏一体化升级改造,把远在沙漠、戈壁的边远地区光伏发电基地挪到城市中来,避免远距离输电损耗,有效就近利用清洁能源,减少一次能源消耗,有力推动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

 

通过建筑系统产品化推动产业链条协同发展。把既有建筑升级改造中涉及的各个建筑系统要素,做成部品部件,做成各种一体化的建筑产品,尤其通过智能建造产业园的形式进行整合,将极大提升沈阳建筑业的附加值,推动建筑产业的高质量协同发展。

 

开展基于工程项目的碳排放计算,促进建筑行业节能降碳。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基于工程建设项目及不同建造方式的碳排放计算的试点单位和试点项目,以点带面推动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措施的研发与示范应用,促进沈阳市建筑业早日实现节能降碳的目标,落实国家双碳发展战略。

 

刘庆东告诉记者,基于以上优势,建议沈阳尽早推动城市更新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相关工作,研究探索相关政策、标准,开展引导性导则的制定工作和试点项目建设,助力城市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城市更新,奋力推进沈阳现代都市圈建设。

 

 

广州市政协委员孙福琴:推广绿色建材助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

16日,广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召开,广州市政协委员、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公司华南区总裁、广州绿色与功能建筑材料产业协会会长孙福琴提出《关于推广绿色建材助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建议》,为广州绿色发展履职尽责。
    孙福琴认为,广州是建筑大市和建材工业大市,在绿色建材产业发展方面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截至2022111日,广州市企业共获得证书227张,占广东省获得证书数量的22%,排名广东省第二位,占全国获得证书的数量的4.4%,位居全国第三。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加大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力度,不仅对促进广州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城乡建设向绿色低碳加速转变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国建筑领域双碳目标早日达成、建设低碳绿色的粤港澳大湾区也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为了加快推动绿色建材在广州的应用,助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结合近年来国家和相关部委发布相关政策要求,孙福琴特提出以下几点思路和建议:
    一是完善绿色建材评价认证标准,形成广州市采用绿色建材的技术要求和需求标准。细化和完善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中相关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产品标准,形成客观、量化、可验证,适应本地区实际和不同建筑类型的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和需求标准,制定发布广州市绿色建筑采用绿色建材的基本要求。并在现行相关标准的基础上,提出适宜广州以及大湾区建设的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建材评价系列标准。
    二是建立绿色建材产品推广应用目录和服务范例。将符合广州绿色建筑采用绿色建材的技术要求和需求标准的绿色建材产品和企业纳入绿色建材产品推广应用目录和服务范例,建立《广州市绿色建材产品推广应用目录和服务范例》。培育绿色建材示范产品和示范企业,通过示范引领逐步提高绿色建材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比例。
    三是开展工程项目试点工作,推动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根据《广东省绿色建筑条例》要求,在广州新建的一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中全面使用绿色建材,选用《广州市绿色建材产品推广应用目录和服务范例》中的建材产品,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建设的工程项目参与试点示范。同时编制《广州市绿色建材应用技术指引》,将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相结合,指导绿色建筑中的绿色建材选用工作。
    四是进一步健全监督管理配套制度体系。加强对绿色采购政策执行的监督检查,探索开展绿色建材批量集中采购。通过制定绿色建材产品目录管理、绿色建材工程项目招标采购、绿色建材工程项目监督管理的配套政策及工作流程,建立项目使用绿色建材全过程监管机制。
    五是允许绿色建材调整定额造价。区别普通建材与绿色建材的定额造价,对进入绿色建材产品目录的产品允许其在普通建材的基础上适当上调价格,公布绿色建材价格,助力重点工程选用优质材料,从而达到鼓励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的目的。
    六是加强绿色建材项目在设计、审查、施工、监督、验收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在绿色建筑项目的用地文件、概算、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材料采购、工程变更、结算、财务竣工决算等各个环节中明确绿色建材的实施要求,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明确建设各方主体责任。结合工程造价改革将使用绿色建材成本纳入工程预算造价。对绿色建材项目采取全过程跟踪、全厂商备案、全建材核查的方式,开展工程使用绿色建材情况的检查监督工作。工程竣工后,要严格开展绿色建材项目验收,保证项目建设工程达到预期效果。
    七是进一步强化绿色建材应用项目在政策、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建议对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超过50%的项目,按比例梯度、建筑面积直接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如,应用比例超过70%(含)的,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20元进行扶持,单个项目扶持金额不超过400万元。同时对绿色建材应用达到一定比例的项目,建议在项目计容、预售要求等方面给予优惠,并在贷款融资方面给予支持。
    八是申报全国或广东省绿色建材推广应用试点城市。广东省将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推广试点工作,广州相关主管部门应积极申报广东省绿色建材推广应用试点城市工作,加快推进绿色建材行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绿色建材采信应用。

 

 

詹志雄: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

装配式建筑对于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提升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和工程质量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助推作用。在今年重庆两会上,市政协委员、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詹志雄带来提案《关于进一步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建议》,建议通过优化装配式建筑产业政策和产业扶持等措施,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蓬勃发展。

 

詹志雄在调研中发现,目前装配式建筑产业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主要集中在建造施工全过程中标准化程度不高、综合效率和效益优势不明显等方面。

 

可以预期,未来10年,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将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应进一步从优化行业政策和强化产业扶持入手,加大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力度,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对此,詹志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强化装配式建筑产业的标准制定,相关部门要加快建立装配式建筑产业在设计、施工、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发挥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的引领作用,在产业基地、示范工程中率先应用,进一步提高设计统筹能力,逐步降低建筑构件生产成本。

 

其次,要细化装配式建筑产品的准入标准,要贯彻双碳理念,从城市建筑规划入手,把建造施工阶段、使用维护阶段、拆除回收阶段的碳排放列入规划目标,做实建筑产品碳排放的源头把控和过程把控。

 

同时,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具有相关资质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型企业进一步加大装配式建筑的研发投入,打造一批技术先进、综合效益突出的科技示范工程。

 

 

刘涛代表:建议大力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

2023重庆两会上,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中防德邦防水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副经理刘涛提交建议,建议大力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助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刘涛认为,培育新时期产业工人是适应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要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业为例,建筑业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阵地,正面临由低层次体力型农民工向高层次技术型产业工人转型的关键期。

 

“2020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26.39 万亿元,建筑业从业人数5366 万人。刘涛认为,开展建筑工人职业技能培训,是培育专业型、技能型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措施,可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当前建筑工人整体素质普遍偏低,几乎是丢了镰刀拿瓦刀,未经系统的技能培训上岗,离建筑产业工人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刘涛说,装配式建筑、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与传统建造方式有很大差别,建筑工人的作业场地逐渐由工地转为工厂,制作方式由手工变为机械,许多建筑工人无法适应信息化、机械化作业要求。

 

为培育与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建筑产业工人,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刘涛建议,立足建筑业转型发展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建筑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重点围绕装配式建筑、建筑信息模型(BIM)、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设置新的职业工种,引导和鼓励中职、高职毕业生从事建筑一线工作。

 

同时,加大对建筑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建筑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建筑项目强制聘用监管制度,鼓励建筑企业自主加强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行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